日前,陕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研发的全国首个“水保智脑”专业大模型在陕西建成,进入内测阶段。
陕西水土流失治理任务重、项目多。为提高水土保持技术支撑能力和质量,陕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提早谋划,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水保工作,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探索开发了“水保智脑”专业大模型。模型通过接入水文气象、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地形、水土流失等数据源,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生态数字孪生体”。在DeepSeek(深度求索)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础上,输入大纲要求的设计内容,利用深度学习理解多模态水土保持数据,实现对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快速生成包含工程布局、植被配置、概算编制和效益分析等10余项专业内容的项目设计报告,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编制时间由原来的数周缩短到30分钟。
下一步,陕西省将依托产学研基地,深入挖掘水土保持行业需求,推动人工智能与水土保持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水保智脑”专业大模型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促进水土保持行业创新发展,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陕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