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汇聚,打造数字空间底板
雪山、草原、森林、湖泊、荒漠、戈壁、冰川……随着工作人员点击手中的遥控器按钮,展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幅壮阔的青海实景三维图景,让人恍若置身于其中。实景三维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
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根据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布局,在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及省综合调查中心统筹规划下,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组建了项目组,详细研究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规范和其他省市试点经验,结合青海实际,梳理了大比例尺测图、地理国情、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地理信息成果推广等项目中的倾斜三维、线划数据、样本照片、全景数据、街景等多源数据,编制了新型基础测绘数据资源目录,对倾斜三维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入库,对线划数据实体编码、对象化处理等实体化转换,对样本照片空间化处理,对全景和街景数据统一入库。
大通县山地全景
以汇聚的多维众源数据为基础,按照“实体化、三维化、语义化、结构化、全空间、人机兼容”的要求,青海省地形级实景三维初步建成,城市级实景三维覆盖近90个建制镇,全景数据已覆盖2A级以上景区100余个,交通、水系、房屋等实体改造有序推进,初步形成真实、立体、时序化的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数字空间底板,满足数据可视化展示、多场景应用的需求。
实景三维青海建成后,可为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履行提供三维立体数据支撑,促进自然资源管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
科技驱动,擘画实景三维青海
为加快实景三维青海建设成果的转化利用,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按照“边建设、边应用、边提升”的建设应用一体化模式,探索实景三维青海构建技术,擘画青海实景三维“一张图”。
项目组从分布式数据处理、遥感影像高效服务、国产云 GIS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在分布式数据处理方面,引进云算力单元,构建统一的资源池,实现了集群组内万兆网络联通。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实景三维建模、遥感影像处理等工作中,集群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能力提升为之前的5倍以上,实景三维模型构建速度提升3倍以上。
在遥感影像服务方面,青海省基于国产安全可控的软硬件,通过分布式存储和云计算技术,实现遥感影像的快速服务,打通遥感影像从生产到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数据服务方面,通过国产化云 GIS技术,使得实景三维服务更具弹性、更稳定、更实时,保障了实景三维服务的连续性,满足数字政府建设对时空底座可靠性的需求。
青海省通过技术集成,初步搭建了实景三维青海服务系统和展示平台,实现地形级实景、城市级实景、全景、街景、照片及视频多源数据的一体化展示和基本服务能力。同时,不断探索推进实景三维应用服务。
青海省尖扎县民族中学三维模型
下一步,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将利用云计算、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及物联网等技术,打造效果逼真、要素全面、智能感知的实景三维青海。
以用促建,赋能自然资源管理
目前,实景三维青海建设成果已经应用到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项目中。依托真实、立体实景三维服务使得祁连山南麓整治图斑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得以展示,提升了治理过程的监管效能;在生态修复项目中,通过对修复前、修复中和修复后的实景三维数据对比展示,实现生态修复项目过程管理。
据悉,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正在积极对接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和青海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实景三维青海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的空间数字基底,将持续赋能国土空间规划、调查监测、确权登记、用途管制、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等业务应用。
由点至面,青海省以赋能自然资源为起点,围绕数字政府建设的需求,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进实景三维青海的泛在应用,将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奋力绘就“六个现代化新青海”蓝图增添力量。